美文欣赏,二等奖作品展示!

凤凰山上的奇树,万载精神的“蛮钻”

在凤凰山上,有一棵奇特的树。这棵奇特的树,奇特之处在树根。我以为,这棵奇特的树,恰好生动地体现了万载精神,用我们万载土话来说,就是“蛮钻”。这棵奇特的树,生长在攀登凤凰山的蜿蜒小路边,并不算高大,也并不显眼,但是,当我在不经意间,看到这棵树的树根时,顿时给我以强烈的震撼感。这棵树的树根,不同于一般的树扎根于泥土之中,而是在裸露的岩石之上,倔强地从岩石缝隙中向下钻探,直到将根须深扎于泥土之中,吸收到赖以生存的养分。或许,当年一粒种子,恰好落在了这块岩石之上。有限的泥土,适时的雨露阳光,让这粒种子发芽生根。可是,这岩石之上,毕竟不是适合树木生长的地方。在生存还是死亡的严酷抉择中,这株幼苗顽强地选择了生长。于是,树木的根须,顽强地伸展开来,在坚硬的岩石上寻找可以扎根的缝隙,努力地扎向泥土,以寻找让自己获得生存的有限资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顽强生长,树根就长成了现在的模样。这棵树,并不是名贵树木。可以说,这棵长在岩石上的树,生存环境如此的恶劣,已是非常不幸。但是,这棵树,裸露在岩石上的树根,努力扎向岩石缝隙之中,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这粗糙斑驳伤痕累累的树根,让我们看到这棵树在严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所承受的生命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生命的壮美,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迹。我们的祖先,因为躲避战乱等原因,从外省外县迁居万载,在这片当时并不富饶的土地上,深深地扎下根来,繁衍生息。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一代又一代的万载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山辟林垦荒种地,建设美好家园。我们的祖先,在万载生存发展的历史,不就是像凤凰山上这棵生长在岩石上的树么?万载的不少农家学子,他们家境贫寒,父母对于他们的学习成长,并没有提供很好的资源和条件,与城市的学生相比,农家学子的成长条件,实在是要差得太多。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的成长环境,并没有阻止农家学子的成长脚步,他们克服困难,顽强拼搏,奋发进取,学有所成。农家学子,以顽强的毅力刻苦求学,不就是像凤凰山上这棵生长在岩石上的树么?万载的不少农民,他们辞别家乡,到城市打工经商,他们的自身条件并不优越,他们到城市的生存条件也很有限,但他们以坚强的姿态,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自己灵活的头脑,不但在城市生存下来,不少人还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万载农民,外出务工谋生,不就是像凤凰山上这棵生长在岩石上的树么?万载人,在艰苦的条件下,求生存谋发展的顽强意志,坚毅品质,以及吃苦忍耐的精神,不就是如同凤凰山上这棵长在岩石上的树一样么?凤凰山上这棵奇特的树,这棵长在岩石上的树,粗砺的树根,并不华美,然而展现出求生存谋发展的坚忍顽强,正是万载人的精神写照。在万载这片土地上,顽强生长的草木,又何止仅有凤凰山上这棵奇特的树?在各地的山崖上,这样顽强生长的树木并不少见。即使是在特别贫瘠的岩缝中,也能看到生长的野草。每年的春天,都能看到有竹笋冲破压顶的顽石,倔强地钻出地表。在万载这片土地上生长的草木,并没有轰轰烈烈的表现,在看似平凡的外表下,顽强的生命力,堪称伟大。这些漫山遍野的草木,尽力向下钻,寻找安身立命的生存资源;努力向上钻,寻求赖以生存的阳光雨露;这就如星星点点遍布城乡的万载人民,他们奋力拓展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在平凡的生活中蕴含着堪称伟大的精神品质。万载人的这种精神品质,概而言之,就是“蛮钻”。万载人,蛮钻!他们向下钻,求生存;他们向上钻,谋发展。万载人,蛮钻!他们钻出了生存空间,他们钻出了发展机会,他们钻出了自己的广阔天地。万载人,蛮钻!他们展现顽强的生命力,他们展现高超的求生存谋发展智慧。蛮钻的万载人,向世人展现出伟大的万载精神。万载人,确实蛮钻。蛮钻,是对万载人的礼赞。

作者简介

周建邦,1968年出生,中学高级教师,现就职于万载外国语学校。热爱读书写作,1991年第一篇短文发表于《江西教育》,此后,有《洛阳才子遐想》发表于《教育文汇》,《诗文光耀岳阳楼》发表于《读写月报》,《“四大名著”导读》发表于《中学语文园地》。在网络普及之后,写作转向评论,曾为宜春日报特约评论员,在宜春日报发表过长篇评论文章《打造月亮文化,传承文明血脉》,此外,还有《公权匪化的钓鱼执法是伤民的狼牙棒》《殡葬垄断暴利有没有》发表于中国青年报,《扫黄的正义与蹊跷》《“平坟复耕”最好先取得民众理解》等发表于《新华每日电讯》,还有其他一些时评文章散见于《了望》《新京报》《京华时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报刊。

万载精神颂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家雨果在《悲惨世界》里写道: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而在21世纪,也许,公共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良心。之所以说它是良心,更因为它是公共的,免费开放的,它区别于各种商业化的场合,为老百姓提供一个零经济负担的娱乐空间,陶冶精神的舒适空间。我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图书馆来来往往的人流中,有每天定时定点来读书看报消磨时光的老人;有周末相约来图书馆写作业读课外书的少年;有父母带着过来感受图书馆学习氛围的垂髫孩提;有工作忙碌,步履匆匆,但不忘借书读书来滋养自己心灵,提升自己专业的年轻人。从这些人之中,往往能窥见出很多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的精神风貌,也引发了我对万载精神的思考。万载精神是倡传承。我们提倡传承是指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地方延续的传统美德。就拿图书馆来说,图书馆除了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它还具有传承文明的功能,具体的工作就是图书馆除了有供大众阅读休闲的场所外,还设有地方文献室和古籍存放处。所有这些不仅为普通市民提供服务,还为许多在外求学的学子们提供了方便,他们需要撰写相关文章时,便会依托万载县图书馆这一平台,为他们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服务。他们之中,有专门研究万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如供职于天津师范大学的罗艳春老师,虽非万载本籍人士,却对万载的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成了一个专门研究万载的文化学者,对万载的历史文化如数家珍;有研究万载传统特产的,如花爆、百合、夏布、表芯纸等,提炼出了“万载花炮响,天下喜洋洋”,“花爆之乡,百合故里”等宣传万载的精辟词句,使我县的传统产业能闻名于世,有效地传承了历史文化,服务了当代经济;有研究万载明清直至民国宗祠文化及建筑的,打造万载古城正是依托万载“非遗”文化、赣派建筑风情为内核,利用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国遗存下来27座古祠堂,涉及辛、宋、郭、彭、闻、易、周、张、高、鲍、陈、龙、欧阳等13个姓氏。这么多不同姓氏宗祠共建一起,本身展示传承的就是包容友善,和谐共存的传统文化。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在为万载的城市底蕴积聚正能量,为万载的文化百尺楼添砖加瓦。万载有画家丁秋发,擅从“傩舞”这种鬼魅文化中吸取养分,创作了椅子系列作品,该系列作品曾在北京798举办个展,被学术界称为“新图像下的文明血脉”,对“万载傩舞”注入了全新的解释。传承的例子不胜枚举,但传承的核心是我们对祖宗留下的古老文化的尊重和崇敬,是对传统美德的继续和弘扬,是文化自信的彰显,正是有这种敬畏之心,让万载人世世代代的血脉相连在一起。即使远在他乡,只要相聚一起就会说万载话,吃万载菜,叙万载情,传承万载文化,万载精神也成了游子们远在异地他乡的心灵纽带,永远保留一种文化上的亲近。万载精神是懂感恩。有一次我在图书馆为一位老人还书,因为图书馆开始通行健康码,扫码入馆,老人并不是很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便捏着手机来问我,我向他解释,健康码显示是绿色,就说明没有在疫情高危地区逗留的经历,若有,则是红色。老人大概是在想这其中原理的运行,愣在那儿半天,末了,他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大喜,在安静的图书馆大喊一声:“祖国真伟大!”,我顿时觉得场面喜乐,老先生是在感恩共产党领导下日新月异地发展的国家呢!真是位可爱可敬的老人。这是大概念的感恩,还有一些言传身教的“小感恩”,比如在图书馆,经常有孩子问我借电话打给父母,让父母来接,他们不但有礼貌地问电话,而且打完电话总不忘说一声真诚的“谢谢”,这就是万载人的孩子,有家教,懂感恩的好孩子。万载精神是能务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业要兴,唯实干。读书,是以文字为媒的思想舞蹈,本是一件务虚之事,但是若一年能读200本书,那便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阅读成绩。万载县图书馆就有这样的读者,频繁地借书还书,一张小小的借阅卡都已磨损掉色,这张通往丰富精神世界的通行证,虽然没有崭新的精致质感,当我触及它粗糙落色的外壳时,确有几分惊讶与感叹,读书,终归是一场自律的修行。在图书馆工作而言,图书馆系统内的评估定级,就有实实在在的考核指标,一年举办了多少场活动,采购了多少本图书,购买了多少台设备,接待了多少位读者……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地去落实。一场活动,从策划书到微信公众号推文,再到活动的二次宣传;一本书,从定购到分类,再到编辑入库,最后流通到读者手中,都有许多程序,这些工作需要大家务实仔细、分工协作,才能完成好。其实,在全县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种岗位上的人们又何尝不是勤劳务实,敬业爱岗,为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着自己应有的力量呢!万载精神是讲诚信。明代薛瑄《读书录》有云: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诚信的要义是诚,对自己欲望的诚实,正所谓心正事成。万载人,大到求学经商,小到婚恋交友,先给出的是一颗诚心。在图书馆,这张借阅证背后就承载了万载人诚信的细节,纵观图书馆的浩繁卷帙,多的是翻旧了,却难见一丝破坏痕迹。这些书,经过了成百上千人之手,在他们的细细品读之下,书籍页面已泛黄泛损,书脊也不似新书时齐整,但始终没有一丝个人痕迹,即使是被借阅的旧书,折叠痕、书写迹,都少见。据我的观察,偶尔有读者实在有话要说,会在书籍内附上一张小纸片,直抒胸臆,末了还不忘倡导大家不要在书上乱写乱画,这种行为真性情,可爱可赞可敬!阅读是一件孤独的事,但这种颇有人情味的纸条附夹在图书馆书籍的书页内,想必也为下一位阅读者增添几分阅读乐趣。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行之恒,虽不至古人尾生抱柱之愚,但却也有始有终,读完一本借阅而来的书,自始自终,都不留下一丝一毫的个人阅读痕迹,这是每位借阅者的坚守。观其行乃得信,一座图书馆的书,它也默默向人们展示着这座城市人们的文明风貌。来万载县图书馆的读者,大多都默默遵循着那张小小借阅卡背后所规定的几条简单守则,于细节处,可观诚信。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有言,“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每个人对天堂的理解不一样,也许是静谧如天堂,也许是知识的丰富、精神的富足,但大抵,天堂是生活着的人们寄予美好念想的一片乐土,是心灵的小憩之地。我相信,拥有一座充满魅力的图书馆对于传播万载文化,弘扬万载精神,一定会增添出强大的力量。传承美德,感恩友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万载精神一定会在这块康乐祥和的土地上更加发扬光大,成为万载人们世代传承的精神财富

作者简介

周万西子,女,90后,热爱文学和动漫,最喜欢的作家是JM·库切。短篇小说《鱼》曾获中国小说学会优秀奖,短篇小说《甘甜如薯——追忆难忘岁月》曾获大河报征文二等奖,文学评论《透析<青蛇>中的四种情感模式》获首届深港两地文学作品书评征文大赛优秀奖,并收录于《蛙声集》,文学评论《格非<望春风>——荒诞桃花源的精神高地》发表于《大众文艺》,论文《论鲁迅 <孤独者> 与黑塞 <荒原狼> 中的孤独意识》发表于《宜春学院学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