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省人社厅举行2020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克琦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向新闻媒体介绍前三季度全省人社工作运行情况。厅就业处、厅职建处、省社保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刘克琦介绍说,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人社系统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主动作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抓住时机,提速三季度、冲刺下半年,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时政要闻
国家主席习近平16日晚应约同意大利总理孔特通电话。习近平指出,意大利政府为应对疫情采取了一系列坚决的防控举措,中方予以坚定支持,对意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一、就业局势稳中向好
1—9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5.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6%;发放吸纳就业补贴、社保补贴等各类就业资金11.2亿元;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5.2亿元。开发各类政策性岗位11.3万个,促进高校毕业生留赣就业14万多人。开展禁捕退捕渔民安置保障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实施就业服务“1131”计划,转产就业4.7万人,占需转产就业总数的85%。强化区域间劳务协作,农村转移劳动力转移就业700余万人。鼓励通过“地摊经济、网红经济”就业,在全国率先出台10条创业担保贷款“硬核”举措,支持灵活就业人员、创业人员就业创业,直接扶持个人创业和带动就业53万人。加强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累计帮助338家重点企业解决招用工1.63万人。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25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7.98万。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补贴性职业培训57.3万人次,发放补贴资金3.9亿元,其中通过以工代训帮助3000多家企业稳定用工19.4万人。
二、社会保障运行平稳
截至9月底,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128.28万人、290.58万人、551.77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06.74万人;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994.53亿元,总支出1014.18亿元,累计结余1471.8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社保“减免缓”政策成效持续显现,截至9月底,累计为企业减负180.33亿元,占全省为企业减负总量的12.4%,为保市场主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人事人才平稳推进
持续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举办13场高层次人才线上对接招聘会,组团赴东北、西北、西南等10所985高校举办“才聚江西 智荟赣鄱”江西引才专场招聘会和人才政策推介会。选拔产生141名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选拔96人获批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推荐65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完成援鄂医务人员高级职称集中优先评审,首批154名援鄂医务人员通过集中优先评审获得高级职称。开展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设立和评估工作,共34位博士后科研人员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共计444万元。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前三季度,累计开展补贴性培训57.26万人次,使用专账资金3.91亿元。加强技工院校建设,提升技工院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招生人数,今年秋季招生7.3万人,较去年增长17.7%。同时,不断提升师资队伍能力。
四、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建立直达100个县(市、区)人社部门的劳动关系风险监测体系,动态跟踪企业劳动关系稳定情况。全面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前三季度,共查处欠薪违法案件1051件,为1.68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1.79亿元。扎实开展调解仲裁。全面推进“智慧仲裁”信息化建设,9月18日正式上线“智慧仲裁”信息系统。前三季度,依法受理争议案件17479件,仲裁结案率87.8%,调解成功率70.4%。
五、人社脱贫攻坚持续推进
农村贫困劳动力中已就业务工128.9万人,全省认定2728个扶贫车间,吸纳2.15万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46154人,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16.78万人。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工作的通知》,建立了贫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代尽代政策长效机制。落实为贫困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政策,共为204.34万人代缴养老保险费2.08亿元。抓好禁捕退捕渔民养老保障工作,为1.05万名未享受政府补助的困难禁捕退捕渔民代缴社会保险费,有6.33万人参加养老保险,占符合参保条件人员99%。充分发挥人才人事工作职能,吸引优秀人才到贫困地区,2020年“三支一扶”报考人数10.8万人,较去年增长17%,再创历史新高。鼓励优秀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县乡事业单位干事创业,全省计划招聘中小学教师20775人,其中25个贫困县计划招聘教师6796人。持续推进技能脱贫千校行动,引导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入读技工院校,支持贫困地区技工院校建设。选派16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参加全国技能扶贫大赛全部8个项目的比赛,其中餐厅服务项目获得金牌。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下一步,省人社厅将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决战四季度、夺取双胜利,奋力完成全年人社事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提问环节
question&answer
新法制报记者
▲面对突出其来的疫情,我省实施了社会保险费“减、免、缓”政策,请问,目前进展情况和成效如何?
省社保中心副主任 田志刚:
为进一步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应对风险、渡过难关,减轻企业和低收入参保人员社会保险缴费负担,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做好有关工作。
一是自2020年2月起至年底,免征中小微企业、按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企业养老、工伤、失业三项社会保险当期单位应缴费部分;
二是减半征收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2-6月份三项社会保险当期单位应缴费部分;
三是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1年4月30日;
四是对享受减免政策后仍无力为职工缴纳三项社会保险费的参保企业,可按相关规定,延期至疫情解除后三个月内补缴。
延期缴费后生产经营仍严重困难的,可申请缓缴,缓缴执行期为2020年内。缓缴(含延期缴费)期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和利息。今年1-9月,全省累计减轻企业和个人社保负担180.33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59.58亿元(降费68亿元,减免91亿元)、工伤保险7.5亿元、失业保险13.25亿元;全省惠及大型企业8552家262余万人,惠及中小微企业23万家596余万人,惠及个体工商户1755家2万人,惠及其他单位4575家,9.62万人,切实为我省广大企业减轻了负担,成效明显。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及统收统支绩效管理办法,进一步压实各地参保扩面工作责任,确保应保尽保、应收应收,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同时,进一步规范各地待遇支出项目和防冒领、骗保等措施,堵住社会保险基金跑冒滴漏,继续做好国有资产划转充实社会保险基金工作,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平稳可持续。
江西二套记者
▲今年是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第二年,请问目前这项工作的进展怎么样?
职业能力建设处主任科员 王明超:
今年以来,全省累计开展补贴性培训57.3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1.9%,使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开展培训人次数排名全国第14位,时间进度超任务进度;使用专账资金3.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6.5%,专账资金使用量排名全国11位,目标任务完成比例排名全国第2位。
一是扎实开展企业职工培训稳岗位。在掌握企业培训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前提下,将用工量大、人员管理规范、签订劳动合同及时的企业,列为重点扶持对象,支持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和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帮助企业稳定现有岗位。
二是统筹开展重点群体培训促就业。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等青年、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根据参训人员身份不同、职业不同、愿望不同的特点,推动培训形式、内容、方法的分众化和精准化,不断提升培训成效,促进重点群体凭技能实现就业。
三是支持急需紧缺和新职业培训扩岗位。通过实施重点产业培训目录补贴上浮20%的政策,引导各地围绕市场急需紧缺职业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如家政、养老、汽修、电工等;将人社部公布的38个新职业全部纳入职业培训补贴范围,鼓励劳动者从事新职业,助推新经济。
四是重点实施以工代训送红利。通过扩大以工代训补贴政策范围,简化补贴程序,为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共为3000余家企业开展以工代训,累计向符合条件的企业等用工主体拨付以工代训补贴资金2.28亿元。
江西卫视记者
▲请问,做好“六稳”“六保”,人社部门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处处长 王克:
今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特别是应对新冠疫情,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责任重大。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六稳”“六保”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作为首要任务,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是全力保居民就业。起草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等贯彻实施文件,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开展就业创业服务行动计划,采取更有针对性、更具特色的就业帮扶措施,集中攻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失业人员、禁捕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加快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大以工代训力度。加大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精准化服务。
二是持续保基本民生。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落实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收统支政策,抓好基金风险防控。持续推进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帮助企业算清“减负账”,引导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和开发区企业参保。加强失业人员动态管理服务,落实失业保险金、失业补助金、农民工一次性生活补助、临时生活补助、“助保贷款”等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人员应发尽发、应保尽保。
三是着力保市场主体。继续落实各项降费减负政策,推动减免社会保险费、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落地见效,切实帮助企业减轻负担、稳定岗位。落实好新一轮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发挥好担保基金垫付作用,开展“无还本续贷”。强化人才和环境支撑,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技工教育发展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持续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防范和应对规模性裁员和失业风险,深入开展“人社快办服务行动”,不断拓展社会保障卡功能,打造更加便捷、高效、透明、公平的服务环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