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在9900万年前的琥珀中发现“毛蜗牛”

据外媒10月28日报道,近日,一项对9900万年前的缅甸琥珀中蜗牛的研究增加了人们对于蜗牛的认知。

据了解,该蜗牛标本被命名为“Archaeocyclotus brevivillosus”,它的长度超过了1英寸(26.5毫米),外壳上有短毛状的毛发。化石树脂很好地保存了蜗牛,从而为科学家提供了去了解古代动物的有利条件。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白垩纪研究杂志》12月刊发表了一篇关于蜗牛的论文。本周二,研究员阿德里安娜·约彻姆在森肯伯格研究所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这已经是被发现的第六种毛壳环虫科(Cyclophoridae)生物。”

本次“毛蜗牛”化石的发现,再次引发了关于蜗牛壳上是否存在毛发的讨论。事实上,一些现代蜗牛上也存在毛发。约彻姆作出了关于毛发有用性的推测,“这些毛发可能会帮助蜗牛更好地附着在植物上,或者可能让它们通过收集水滴来调节温度。同时,毛发还有可能提供伪装。总之,不可否认的是,毛发的存在为蜗牛的生存提供了一些生存优势。”

最后,该研究小组表示,目前关于蜗牛上的毛发用途仍在调查中。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