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慈爱嘉生活照护团队负责人 陈世军 □养老照护员 李运红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李运红按时到达一位老年客户家中,一边穿着自带的鞋套,一边询问老人的近况和需求,“身体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血压高不高”“皮肤有没有伤口”等,事无巨细。随后,她拿出随身携带的血压仪和体温计,为老人再检查一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才将老人扶到温度适宜的浴室中坐下。
李运红是一位从事老年照护服务的资深护理员,已帮助200多位老人洗澡、剪头发、剪指甲等。“老人一般喜欢稍凉的水,所以我会先在手腕上试试水温。”洗浴时,她先小心翼翼地将水淋在老人的脚背上,询问老人水温如何。通常先洗头发,再按照脖颈耳后、前胸后背的顺序洗浴。此时,老人一般会要求自己涂抹沐浴液并擦洗,她则会在一旁帮老人轻柔地搓背,并冲净老人身上的泡沫。洗完背部后,她蹲下身,细致地为老人清洗腿部、臀部,最后洗脚。在洗澡过程中,她还会陪老人聊聊家常,以缓解双方的陌生感。冲洗干净后,李运红立刻为老人披上浴巾,以最快速度擦干,麻利地为老人涂抹护肤油,并进行适当按摩。给老人穿好衣服并将其扶出去后,她会给老人递上一杯准备好的温开水,补充洗澡时失去的水分。洗完澡的老人身心舒畅,在李运红离开前,常有老人不舍地说:“你可真是帮大忙了,下周还要来啊!”
洗澡难并非个别老人的困境,中国老年科学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洗澡是最困扰老人的行为之一。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5亿,其中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约4200万人。李运红介绍,老人洗澡的不便之处主要有两点:1.洗澡需经常站立、走动,而浴室地面湿滑,老人一旦站不稳摔倒,就可能产生极严重的后果;2.老人通常腿脚不好,弯不下腰,单靠自己无法彻底清洗全身,尤其是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如果没有他人帮助,洗澡就是一种奢望。反过来,对子女或普通照护者来说,给老人洗澡也存在不少问题。1.若是异性子女给老人洗澡,两人可能会比较尴尬。2.很多高龄老人的子女,其年龄也不小,两代人可能有着相似的身体状况,子女有心却无力。3.由于未经过专业培训,子女或照护者可能无法面面俱到地帮老人清洗干净,甚至可能因洗澡导致老人感冒。“我们是真的希望能为失能、半失能老人送去干净和尊严。”李运红感慨地说。
目前,市场上诸多养老机构都开展了老人助浴服务,并提供助浴点、入户助浴和居家助浴设施改造等一系列服务。其实,早在2018年,国家民政部就发布了《老年人助浴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对老年人助浴服务的定义、基本要求、服务流程和质量评价等做了规定。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明确对老年人助浴助洁服务做出规划,支持社区助浴点、流动助浴车、入户助浴等多种业态发展,培育一批专业化、连锁化助浴机构,鼓励“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
然而,慈爱嘉生活照护团队负责人陈世军表示,老人助浴市场仍存在知晓率低、地域差异大、服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想要更好地推广助浴服务,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内容。
服务标准和流程需更加明确。现阶段,我国老人助浴服务规范没有统一标准。比如,关于助浴点面积、配备的助浴设施、人员构成和服务流程等,各地规范不尽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助浴模式复制的可能。另外,陈世军介绍,在很多机构的养老服务分类中,助浴只是全能护理员的一个基本技能,并未形成有统一标准的子分类,因此,很多老人及家属对此服务的知晓度不高。
实行个性化服务,减少不必要成本。从防滑地板、扶手、助浴椅,到助浴床、全自动助浴机,适老化卫浴产品的更新迭代为老人提供了多种安全洗浴的可能性,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成本。陈世军呼吁,服务机构应根据老人需求,个性化选择助浴设备,让老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服务体验。
将助浴服务费用纳入社会保险。参考日本的入户助浴模式,或许我国未来的助浴产业也能将助浴服务费用纳入社会保险制度中,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方法,调动企业积极性的同时,为更多老人提供助浴服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