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 曹春花
本报记者 牛雨蕾 □刘丽丽 编译
由于牙周病、骨钙流失等原因,一些老年朋友牙齿脱落严重,影响食物摄入,不得不装上假牙。但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即使戴假牙,老人仍面临较高的营养不良风险。
这项研究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牙科学院完成。研究共纳入10481名平均年龄56岁的参与者,研究人员调取参与者的牙科记录与医学实验室数据,并对营养不良标记物等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未戴假牙组相比,戴假牙组的血清白蛋白、钙和总蛋白水平均呈现出更高的下降率。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表明健康状况不佳;而蛋白质摄入量减少会增加老人患肌少症的风险,进而影响身体活动并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印第安纳大学牙科学院牙科信息学项目主任森科姆·提瓦利卡解释说:“假牙无法提供与真牙相同的咀嚼效率,因此很可能会对佩戴者的饮食习惯造成重大影响。”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曹春花告诉记者,临床中,年长的老人一般多用活动假牙,其固位力较大,且形态、材质都与天然牙齿不同,因而咀嚼功能会大不如前,导致口腔对食物研磨不充分,加上老人本身肠胃功能相对较差,就会影响营养的消化吸收。另外,与烤瓷牙、全瓷牙等套在牙齿上的固定假牙不同,活动假牙一般带有基托,如果牙齿缺失范围广,基托就会比较大。基托对冷热的传导较差,还会对味蕾和味觉造成干扰,进而降低老人的进食欲望。
日常生活中,老人应做到以下7点,有助于维持牙齿良好的咀嚼功能,保证进食量和营养吸收。1.养成饭后刷牙漱口的好习惯,及时清除口腔中的污垢和食物残渣,可减少口腔细菌繁殖。2.及时修补龋齿或病牙,残根或残冠严重、难以修补的牙齿应及早拔除,缺失牙齿应及时进行专业修复,确保假牙佩戴舒适。3.定期检查口腔,尤其是戴假牙的老人更要注意牙齿、舌头、牙龈和口腔黏膜的异常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预防牙质疏松和牙龈萎缩。4.选择质地细软,能量和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并注重饮食多样性,提升味蕾感受。5.少食多餐利于提升老人肠胃对营养的吸收。6.经常监测体重,最好保持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在20~26.9千克/平方米,建议老人每月最少称重两次,以便比较。7.定期进行营养筛查评估,预防营养不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