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一系列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改善。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总体处于合理区间。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5%,非食品价格上涨2.0%;消费品价格上涨2.4%,服务价格下降0.4%。居民消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1%,衣着价格上涨1.6%,居住价格下降0.7%,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7.0%,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0.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8%,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5%。
今年上半年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为全年经济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受多重因素影响,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可以看到,支持经济稳步恢复、加快恢复的因素不断累积:
政策措施到位,保障效应逐步显现。近期全国全省就减税降费、扩大投资、稳定就业、提振消费、畅通物流等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我市也陆续出台应对疫情影响助力市场主体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22年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等多项助企惠企措施,各项政策效果正逐步显现。各行各业积极响应各项政策措施,创新经营模式、抢抓生产进度,有效对冲疫情影响,为经济复苏打下良好基础。
创新动能积聚,拉动效应逐步提升。近年来,全市强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全面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新技术新模式蓬勃涌现。疫情期间,一些企业的智能工厂保持正常生产,不仅在疫情期间减少了损失,更为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了先机。今年以来全市继续深化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领域投资投入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上半年,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1%;“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6.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9.9%。不断增强的创新发展能力,将成为全市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聚焦“稳中求进”、促进高质量发展,陆续推出四批、284项政策措施,其中,新出台162项。这些政策既有宏观层面的整体调控,又有微观层面的因事而制,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保障了社会民生,促进了经济平稳运行。
好政策真落实才能见实效。具体工作中,市发展改革委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合力协作、全力落实:坚持“全员+全程”指导,在推进落实上精准发力。省政策清单发布后,第一时间组织相关部门培训学习,建立落实台账,每条政策都明确责任到岗到人,协调做好与上对接争取、向下部署落实,把政策落实融入工作日常。比如,为有效克服疫情影响,及时组建复工复产工作组,对全市重点项目采取全覆盖、下沉式摸排,实地了解项目困难,听取企业政策诉求,有针对性做好政策推介。突出政策“免申即享”“早享快享”,让惠企政策更快落地。建立联动、评估、通报机制,定期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推动稳企惠企政策落实形成闭环。坚持“线上+线下”结合,在宣传解读上充分发力。为方便企业“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了”,在线上,依托网站、微信、客户端、电视等媒介,区市联动,做到“省级首发、区市跟进、融媒体传播”,及时在各类媒体发布政策解读及政策咨询方式;在线下,通过举办“威海企业家日”“三访三送”“送政策上门服务企业”等活动,实现了稳企惠企政策宣传广覆盖。特别是条目性编制《2022年惠企政策集成》150项,每项政策都明确出处、申报条件、办理流程等,方便企业查询使用。坚持“内力+外力”联动,在释放红利上叠加发力。在落实好上级政策的基础上,还立足自身实际,研究出台了我市“政策礼包”,先后印发实施了两批48条《威海市应对疫情影响助力市场主体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61条《威海市2022年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一链一策”制定细分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确保各领域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比如:
在扩需求稳增长方面,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着力推进专项债储备、发行,获批发债金额97亿元,有效支持了62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稳住大宗消费,密集出台汽车消费券、家电消费券、惠民电子消费券等激励政策,目前,已有6198位车主申领汽车消费券,带动汽车消费9.5亿元;发放三轮惠民消费券1100万元,拉动零售、餐饮、家电消费1.6亿元。
在减税费降成本方面,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累计为6.37万户小规模纳税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征“六税两费”。加大科创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累计办理科创企业再贴现4.11亿元,为1597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办理延期还本付息30.84亿元。为132家旅行社暂退保证金3398万元,减免1811户承租国有企业房屋租户租金4056万元;为全市3.5万家企业减轻失业保险缴费负担8559万元,为517家企业办理缓缴社保费3083万元。暂停市区煤炭热汽价格联动,累计减轻企业用汽负担6700多万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