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2)西汉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字长孺。景帝时,以父任为太子洗马。武帝时为谒者。迁东海太守,治郡好清静,不细苛,有治绩。后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为人性倨,敢直谏,时称“汲直”。见武帝方召文学儒者,乃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武帝称之为“社稷之臣”。又主张与匈奴和亲,反对兴兵出击;指责公孙弘、张汤等刀笔之吏舞文弄法,阿谀人主。徙为右内史。坐法免官,隐于田园数年。召拜淮阳太守,卒于官。
·引自《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06页。
(?-前112)西汉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字长孺。景帝时,以父任为太子洗马。武帝时为谒者。迁东海太守,治郡好清静,不细苛,有治绩。后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为人性倨,敢直谏,时称“汲直”。见武帝方召文学儒者,乃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武帝称之为“社稷之臣”。又主张与匈奴和亲,反对兴兵出击;指责公孙弘、张汤等刀笔之吏舞文弄法,阿谀人主。徙为右内史。坐法免官,隐于田园数年。召拜淮阳太守,卒于官。
·引自《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06页。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