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湖:“三带”兴产业、携手共振兴

近年来,茭湖乡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组织带动、支部带领、党员带头”作用,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持续做强做大富民产业,多方增加群众收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组织带动,产业发展明方向

近年来,茭湖乡各级党组织带领群众结合资源禀赋,盘活村集体各种资源,扎实做好产业发展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文章,相继发展和形成茶叶、黑兔养殖、油茶、罗汉果、火龙果光伏等一批特色产业,为村集体和群众持续增收提供“源头活水”;用好上级“一村一微工厂”政策,实现全乡“微工厂+光伏”全覆盖,每年为各村平均增收10万元以上。比如谢溪发展单丛茶种植项目,引进企业投资400余万元,种植凤凰单丛200亩,带动40余村民稳定就业,实现资产租赁增收4万元,人均增收3600元。

支部带领,产业发展底气足

近年来,茭湖乡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认真谋划、深入基层调研,引进相关农业技术,率先示范,相继发展了茶叶、罗汉果、脚板薯、有机稻等一批富民产业,有效推动“一村一产”开花结果,增强了广大群众发展产业的底气,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比如,茭湖村依托省供销社挂点优势,积极整合各方资源,申报建设惠民服务综合体,探索“省供销平台+企业+农户”发展模式,推进农产品“产、研、销”发展新路径,为产业发展筑牢基础;东江村建立“惠农直播间”,策划组织“网红书记”直播带货,推动农产品“线上”交易和“订单式生产”,全年销售9000余单,销售金额达到20余万元,不断鼓足群众“钱袋子”。

党员带头,产业发展有榜样

茭湖乡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带头发展产业,比如,上峰村杨平返乡创业,发挥自己种茶制茶手艺特长,创立万载县宝丰有机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有机绿茶300余亩,并注册了“峰上茗”品牌,每年带动脱贫户和当地农户制茶采茶200余人,人均增收5000余元;西源村5户脱贫户在村里党员戴洪英的带领下,开展粽叶加工、竹木加工,解决就近务工就业难题。在茭湖乡,像杨平、戴洪英这样带头发展产业、被群众视为致富榜样的优秀党员越来越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党员、群众相互学习、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产业、共同发家致富蔚然成风。

(周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