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万千白衣战士中的一员,也是万千遭受妇科疾病痛苦的女性最想找的医生。她就是首都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妇科主任赵瑞华,中国中医科学院学科带头人、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管理局领军人才——岐黄学者。
近日,新华网专访赵瑞华教授,讲述她近40年漫漫医路上下求索的经历,感受她心怀责任、勇于担当的医者情怀和别样的医者风采。
0:00/8:32
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妇科主任赵瑞华接受新华网专访。视频制作/白碧璇
“医”路前行 两位重要女性“鼓舞了我”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一种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难治性妇科疾病,“疼痛、不孕、复发”是内异症的三大临床难题。其发病率高、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
手术虽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具有一定风险和创伤性,且术后复发率高。手术还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卵巢功能,国内外指南均不推荐内异症复发的二次手术。
在传承首都国医名师李光荣教授活血化瘀治疗内异症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赵瑞华和团队根据多年研究和临床实践,创新性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有效治疗模式。回首39年“医”路前行的力量,赵瑞华说,是两位重要女性“鼓舞了我”!
一位是母亲。赵瑞华说,父母都是中医,从小耳濡目染。当时的农村缺医少药,母亲成为远近乡里的医生和接生婆。经常半夜被人叫起来出诊,回到家往往已是清晨。儿时的她深深地被母亲感动,立志长大当一名大夫,为广大女性解除病痛。
另一位是恩师,首都国医名师李光荣教授。长大后,上大学,读硕士,读博士。后来,赵瑞华来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工作,得遇恩师李光荣教授。
20世纪90年代末,中医药治疗内异症尚未引起广泛关注,疼痛、不孕,尤其是多次术后复发的患者特别多。李光荣老师率先扛起中医药治疗内异症的大旗。
“印象最深的是刚开始做临床时,遇到一位子宫内膜异位症多次复发的年轻患者,其复杂的病情令我有畏难情绪。李老师知道后对我说‘别人能解决就不用找你了,你也不需要研究了。正是复杂、难治,才需要我们去研究。’至此,我意识到了作为医生,必须要努力提高医术,敢于担当,为患者负责。这也是我后来选择研究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初衷。”赵瑞华说,身为徒弟,她接过老师手中的旗帜,继续前行。
上下求索 创新之法破解万千女性之痛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人生取得每一步成功的背后,都有超出常人的付出和艰辛。
医生的成长之路漫长而曲折,临床、科研、教学“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工作压力大,科研任务重,教学责任多。
赵瑞华说,医生的精力有限,治疗患者数量有限,科研可以从个性中找到共性规律,惠及更多患者。但也不能只追求科研而忽视了临床,忘记了最初的目的是治病救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根据多年研究和临床实践,赵瑞华创新性提出“从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一学术观点,将李光荣教授三型治疗的系列方药进行筛选而成核心方-活血消异方,并申报专利保护。“十一五”国家支撑课题“中药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与疗效评价”和“十二五”国家支撑课题“疏肝补肾活血序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的临床研究”研究显示:中药抑制复发疗效肯定,明显提高不孕患者的妊娠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依从性好,为此形成了中药抑制内异症术后复发、治疗相关不孕的临床方案并推广应用。倡导从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但帮助了万千女性化解顽疾之痛,还可以使中医药对内异症的防治关口前移。
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远程医疗等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中医药的研究呈现出新趋势。从攻克顽疾到视其为“慢性病”,赵瑞华和团队尝试做起“内异症慢病管理”APP。为了让患者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2021年还出版了科普书《子宫内膜异位症,了解它,战胜它》。利用中医治未病理念,从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生活方式干预、心理疏导等多方面对患者进行管理,并制定个体化管理方案,以期构建长期、规范、有效的内异症慢病管理模式,达到有效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长期管理目的。
薪火传承 做学问者需经历“三重境界”
从医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没有名师指点,很难学有所成。
多年来,赵瑞华结识了很多老师,首都国医名师李光荣的严格,国医大师路志正的谦逊,国医大师许润三的经方,国医大师肖承悰的问诊,都在她的成长之路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育桃李、扶栋梁。如今,身为岐黄学者的赵瑞华已成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培养了博、硕士研究生59名,师带徒8名。她也鼓励学生多跟师,更有利于思维的碰撞、学术的进步。
对于年轻的医学生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者,如何向医学大家发展?
赵瑞华认为,要重视三点:一是要重视临床和科研;二是要懂得坚守,耐得住寂寞;三是要有医德,医德和仁术是成为名医的基本条件。
从医之路漫长而艰难,但又难能可贵。赵瑞华强调说,做学问的人要经历“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独上高楼,独立思考,勇攀高峰,开阔视野。为实现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最后达到“再回首,也无风雨,也无晴。”
如今,她培养的学生也都逐渐成长为中医药青年骨干人才和中医妇科科研探索的主力军。比如学生武颖,现在是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经常通过抖音视频向广大女性患者科普妇科常见问题,抖音粉丝达70多万。
“好医生是活在老百姓心里的。”赵瑞华说,2020年利用暑休,她回到50年前儿时记忆开始的地方。当她说出自己是“保健站宋医生的女儿”时,那里的老人瞬间包围了她,喊着她的乳名,一边讲她母亲当年给他们看病的事情,疗效如何好、如何不辞劳苦、如何耐心细致,一边大声招呼围拢过来的老乡,告诉他们这是“宋医生的女儿”。
“那时我才明白,母亲在他们心中的分量!医生是个很亲切的称呼,也是很崇高的职业。我为有这样一位母亲而骄傲!”赵瑞华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而女性承担着职场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真心不易。但当她的老师骄傲地向别人介绍“这是我的学生”时;当她的学生学有所成,为国家做贡献时;当患者感谢她治好了多年的顽疾时,这份喜悦无以言表。
专家简介
赵瑞华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妇科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岐黄学者。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名中医。
师从国医大师路志正、许润三、肖承悰,首都国医名师李光荣,山东名医刘瑞芬。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世中联优生优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咨询专家等。
从事中医妇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近40年。培养博、硕士研究生59名,师带徒8名。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多部。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十二五”、国家自然基金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5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获中医药专利证书4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