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侯艺松)日前,由猿辅导素养课与新华网联合全国多家国家级、省级博物馆打造的全国首个规模化科普互动展正式开启。科普互动展以“方寸课堂 博物新知—国宝奇遇记”为主题,在江西省博物馆顺利落地,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在博物馆“实景课堂”里学习新知,实现洞察过去、拥抱未来的双向奔赴。
今年5月,在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猿辅导素养课携手新华网,联合20余家国家级、省级博物馆共同推出“2024博物馆新知计划”,以“新文博·新知识·新未来”为主题,陆续打造馆长直播公益课、国宝奇遇记科普展览、云游博物馆纪录片、博物馆主题研学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聚焦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
▲“国宝奇遇记”实景课堂现场。摄影|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侯艺松
遍布赣鄱大地的江西书院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无论是数量和质量,还是规模及影响力,均居全国首位。这些书院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历史文化名人,为江西古代的文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灿若群星的江西书院中,有白鹿洞书院、白鹭洲书院、豫章书院、鹅湖书院四大书院,堪称引领中国书院文化的翘楚。
▲文人诗词拼贴游戏提升文学素养。摄影|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侯艺松
在本次互动展中,选取江西书院文化场景,结合与名人相关文物,对与书院有关的文人形象进行二创,浓厚的书院氛围跃然纸上,青少年们可根据文人形象,拼贴出对应古诗词。
▲迷宫互动锻炼空间思维能力。摄影|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侯艺松
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是存世最大的先秦青铜虎,有“虎王”的美誉,浑身遍布繁杂的青铜纹饰。虎背上还伏卧一只玲珑可爱的小鸟,与勇猛的虎王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本次互动展将小鸟虎文物二创设计成迷宫的互动游戏,引导青少年在复杂纹饰的迷宫游戏中,找到正确路线,将小鸟虎身上的小鸟复原,极大锻炼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
▲双语互动将文物与知识巧妙融合。摄影|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侯艺松
在《玩转趣味双语》中,选取博物馆中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四件青铜器进行插画设计,融入与青铜器文物相关的问题和知识点,引导青少年们参与回答问题,翻开对话框的翻板即可看到文物对应的双语知识点。
谈到设置“人文知多少”“思维大挑战““玩转趣味双语”闯关环节的初衷,猿辅导素养课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闯关环节背后所锻炼的学习能力对于一个孩子至关重要。而猿辅导素养课也针对如今家长和孩子的教育需求、学习短板、核心素养,推出了系列“素养课”,包括提升孩子思辨能力的“人文博雅新读写课”,发展思维能力的“新思维课”,以及通过英文绘本阅读、帮助孩子自信表达的“双语阅读表达课”,旨在培养孩子学习的底层能力,让孩子更加从容应对未来。
▲完成闯关盖章留念。摄影|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侯艺松
“国宝奇遇记”活动在江西省博物馆持续开展一个月,也将在其他博物馆陆续展开。随着活动的持续深入,“2024博物新知计划”将不断激发更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纽带,让更多人在探索与学习中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