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将强力复苏,预计未来1至2年将保持3%至5%的稳定增长…… 9月6日,“北京社科”智库2023系列蓝皮书、集刊、论丛等15项成果发布,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
《北京经济发展报告(2022-2023)》认为,北京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由高速转为中高速,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均有调整,科技创新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经该报告构建的模型测算,北京经济未来1至2年将保持3%至5%的稳定增长。
养老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22-2023)》关注到街道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的建设,截至2022年底,北京市343个街道乡镇均已建立养老联合体的运行机制,其中97%的街道乡镇已将辖区全部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纳入联合体。
老年人的财产保护问题也亟需得到重视,《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22-2023)》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2022年,北京市老龄协会发起了一项试点项目,为年满80岁或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老人、其他困境老人提供专业的法律和医疗服务,报告认为,此举可向更大范围的老年群体推广。
国家提出力争在“十四五”末期,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的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据《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22-2023)》测算,要达到此千人托位数要求,北京市所需托位总数应达10.5万个,目前存在7.6万个托位数缺口,仍应大力发展托育服务。同时,报告建议完善家庭照料法规,提升普惠性托位数满足中低收入人群需求,并强化托育机构的备案管理制度。
在基础教育领域,报告分析了2011年至2020年北京市教育经费情况,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财政支出稳步增加,增长率总计达68.25%,其中学前教育阶段的增长尤为显著。十年间,北京市教育投入的区域差距持续缩小,生态涵养发展区在基础教育各阶段的教育经费充裕度均有明显改善,同时社会投入还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本次发布成果还包括《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22-2023)》《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22-2023)》《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2-2023)》《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报告(2022-2023)》等7部蓝皮书、《北京史学》1部集刊和《市情研究论丛》《满学论丛》2部论丛。
据悉,“北京社科”智库系列蓝皮书、集刊、论丛成果已经连续发布30年,坚持紧密围绕新时代首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系统研究,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改善民生等提供重要智慧支持。
请输入验证码